咔嗒一声,“天底号”潜水器沉重的圆形闸门合上了。它一寸寸没入水中,亮*色外壳消失在南极洲海洋深处。
“天底号”体型像坦克,机舱呈透明半球体,仪表盘空隙处挤坐着BBC《蓝色星球2》拍摄组三名成员。他们带着野餐食品和巧克力,计划在海底呆8小时。
“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那是人类从未探索过的地方,可能什么都没有。”舱内,制片人奥拉·多尔蒂有点焦虑。这次,摄制组要潜入南极米深的海底,人们对于那里的了解甚至不如火星多。
这不是BBC第一次探索海洋了。年,BBC曾推出《蓝色星球1》,从海岸线到深海、极地到赤道,呈现了前所未见的海洋。这部纪录片获得包括艾美奖、英国电影和电视学院奖在内的多项大奖。
16年后,BBC拍出续集,年10月底在中英两国同时播出,迄今豆瓣评分9.9,是评分最高的纪录片。上一季担任解说的主持人大卫·爱登堡爵士今年91岁,再次出现在片头,他解释重返海洋的原因:“技术进步让我们得以进入一个新世界,拍到之前无法拍摄的动物行为,这就是《蓝色星球2》。”
自然历史部
“一切开始于20年前。”《蓝色星球2》导演詹姆斯·霍尼伯内说,那是BBC纪录片第一次涉及海洋,在年推出被称为“海洋史诗”的《蓝色星球1》。
《蓝色星球1》的导演艾雷斯泰·法瑟吉尔是当时BBC历史自然部主管,曾在年策划一档南极纪录片,大受欢迎,观众说这部片子让他们见到从没机会见识的“未知”大陆。
“未知”成为下个选题的重要因素,于是,艾雷斯泰对那块占地图70%面积的蓝色区域打起主意。在一次采访中,他说:“想想看,地球七成区域被海洋覆盖,我们却只探索了1%。”从年起,BBC历史自然部组成团队,开始为时五年的海洋拍摄。他们于年推出《蓝色星球》,第一集收视率创BBC过去二十年的新高。
年,导演詹姆斯开始构思续集,因为16年后,摄影和潜水新技术给了摄制组更多可能。循环呼吸器技术让潜水时长从45分钟延长到3小时,还不会弄出气泡和噪音,“鱼很放松,接受了我们的存在,它可以做自己。”摄影机也从当年的16mm胶片变为6k高清数码,可以拍下当年因技术原因不得不放弃拍摄的深海景象。更重要的是,在这16年中,英国观众对自然类纪录片的热情有增无减。
导演詹姆斯
自然类纪录片在英国一直很受欢迎。一百多年前,英国就出现了博物热,有钱人热衷自建带有温室的动植物园,收集珍禽异兽,对博物的爱好随后风靡工薪阶层。有电影后,探险队在非洲草原拍摄的野生动物录像在当时新兴的电影院大受欢迎。
年BBC成立,一名叫斯科特的主持人第一次带动物进演播室做节目。有人提议“为什么不弄个部门专拍动植物呢?”斯科特觉得有道理,就在家附近找了个老房子,于年成立了自然历史部。
比起电视台,自然历史部其实更像个科学俱乐部。在两季《蓝色星球》担任解说的大卫·爱登堡爵士于剑桥大学自然科学院毕业,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制作自然纪录片,从业60年,参与制作了BBC几乎所有自然类纪录片,被称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卫报》评论:“爱登堡让现代人对世界的认知成型。”
自然历史部相当有钱,每年制作经费万英镑,比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一年经费还多。和一些电视台按项目跟节目组签约不同,自然历史部的工作人员被长期聘用,他们几乎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没有生计压力。
在严谨的科学氛围下,自然历史部制片人也常是动物学、生物学学者,他们对拍摄不一定最内行,但在所拍摄领域,一定是专家。许多制片人以生物学家身份受聘,却在常年工作中精通了拍摄、剪辑技术,转行为制作人。《蓝色星球2》的导演詹姆斯就毕业于生物学专业,而制片人奥拉学海洋生态学,曾和一个非*府组织在海上生活10年,专门研究太平洋区域的珊瑚礁。
除了自身的工作人员,自然历史部还有世界各地的专业后援,他们和各国科学家、冲浪人、潜水员、向导合作,在5年拍摄中,探险次,去了39个国家。詹姆斯说,《蓝色星球2》的“办公室成员”只有25人,其余上千人来自全世界,“这就是为什么在片中,你总会听到各地口音。”
除了拍摄一部“从未见过”的纪录片外,自然历史部有时还肩负科研使命。《蓝色星球2》制片人马克·布朗罗说,因为海底探险的难度和成本都很大,摄制组难以像拍摄陆地动物一样,在科学家指导下“设置三脚架,调好长镜头,开始!”这次,摄制组不仅介绍科学家的新发现,还要共同参与研究。
自然历史部花了整整一年调研,按“栖息地”将系列粗略分成7集,在动物研究中寻找故事。年,一名研究员读到论文《野生猪齿鱼的工具使用》,大堡礁蜥蜴岛有一批猪齿鱼,会将珊瑚作为工具,砸开蛤蜊吃肉。这让摄制组十分惊异,之前只见过猿和鸟类会像人一样使用工具。大家恍然大悟:“这就是我们想讲的故事。”
“我们的使命就是展现人们不知道的东西。”制片人奥拉说,“16年了,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海洋了。”
米深的海底
在《蓝色星球2》,“重新审视”海洋的重头戏是:让人类坐潜水器进入南极海底米——真正的未知之地,甚至不确定有生命。
此时,导演詹姆斯正坐在海域上方的直升机里拍摄:“以前从没有人类看到南极的海底,至少没用肉眼看过。”潜水器计划在那里呆8小时,3名成员吃了一大堆巧克力,“他们没有任何机会尿尿,得有个耐力很强的膀胱。”詹姆斯说。
“天底号”顺冰山侧面缓缓向下,透过玻璃罩,奥拉看到冰山像海绵一样布满坑洞。光线越来越暗,四周环绕的海水浅蓝、深蓝、藏青递增。与此同时,海面上的阿卢西亚号海洋科考船船舱里,工作人员正注视着电视屏幕,他们靠无线电和“天底号”保持联系,对其移动进行指导。“没人知道潜水器在极端情况下会作何反应。”一名工作人员说。
“天底号”不是垂直下潜那么简单。南极海面上漂浮着冰山,它们会移动。像俄罗斯方块一样,“天底号”要根据冰山移动随时躲避,因为一立方米冰块重达一吨。坐在“天底号”里的奥拉发现,有的冰块“像海德公园那么大”。
下潜米,“天底号”进入*昏带,光线变得昏暗。这里生活着海洋90%的鱼类。“天底号”里3名科学家兴奋起来,“动物看起来如此陌生,就仿佛来自外太空”:火体虫长达两米,像一条巨大的彩色丝瓜络。一种鲜红鱿鱼右眼有网球那么大,只看下方;而左眼正常大小,只看上方。后肛鱼脑壳透明,可以看到里面绿色的脑子。
潜入越深,水的重量开始让潜水机里的科学家难以忍受。半小时后,“天底号”到达米,奥拉发现了地上有一滩水,她用手指蘸水尝了尝,是咸的。“漏水了。”她告诉同伴。此时,返回海面要半小时,她担心半路上海水大量涌进潜水器:“那我们都逃不掉了。”
短暂的惊慌后,潜水器里的摄制组迅速恢复镇定,他们早有准备。驾驶员找到漏水处,花20分钟修好。原来,南极海洋达到零下1.8度,低温影响了潜水器运行。
接着,他们又听到碰撞声,一块不大的石头砸在距离“天底号”不远的位置。在他们头顶上方,冰山相撞了。“这不是常见的风险。我们之前并没有考虑到。”奥拉上岸后说,这次“事故”让她多少有点惊吓:“要是被十吨二十吨的石头砸到,我们就完了。”
几次尝试后,摄制组终于抵达南极海底米。这里被寂静的黑暗包围,“最后一束光完全消失了,你有种感觉,好像悬浮在太空。”詹姆斯形容。
这里比他们想象的富饶得多。尽管在肉眼看来,周围漆黑,但通过摄像设备,他们拍下海底飘浮的蓝绿色光点。深海动物形态奇特,“仿佛来自外星”,乌贼喷出蓝色墨汁,还有几乎靠蓝色的点和线组成的管水母,它因自我克隆而可以保持永生。这都是16年前因技术受限,无法拍出的景象。
沉闷的震动,一条鲸鱼的尸体落下来,被撕咬过的肉体散发血腥味,招来一批六鳃鲨,开始享用一年里的第一餐。这种鲨鱼攻击性强,不断撞击潜水器玻璃外壳。
海底景象甚至让做了60年自然纪录片的大卫·爱登堡爵士感到意外。在一次采访中,他说:“我以前坐过很多次潜水器,所以并不对眼前景象太过惊讶。”直到面前出现一个深蓝色的湖,“一条鱼一个猛子扎进湖里,激起一串浪花”。过了一会儿,他意识到“不应该啊,我已经在海底了,怎么还有湖?”这是一个甲烷湖,海底甲烷在水压下成为液态。“我盯着看了很久。有人说海底像外星球,这是有道理的。”
拍完《蓝色星球2》后,导演詹姆斯感叹道:“我做水下影片20年了,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对海洋的了解真是少得可怜,对海底的探索连1%都不到。”
新发现
《蓝色星球2》备忘录里记录着一长串动物名单,摄制组需要一一找到它们,其中有不少动物行为只出现在渔民的“传说”中,甚至没有照片可以证明。
为了证实这些传说,他们做得最多的是等待。为了找到那条“会使用工具的鱼”,摄制组在大堡礁呆了6周,每天潜水8小时,躲在猪齿鱼附近窥伺。他们发现,有一条鱼会朝沙子吹气寻找贝壳,只在同一只珊瑚上敲东西吃。摄制组很喜欢它,叫它“珀西”,而那只珊瑚则被称为“城堡”。
在等待了个小时后,摄制组拍到了“珀西”利用珊瑚砸开蛤蜊的情景——这条身长30厘米的蓝色猪齿鱼,叼着一只蛤蜊,游向碗状珊瑚。它找到了那个熟悉的突起,用力将蛤蜊撞向坚硬的珊瑚,蛤蜊纹丝不动,反弹了出去。它再次叼起蛤蜊撞击。到第50次,蛤蜊裂开,露出肉。
“它简直跟黑猩猩一样聪明。”身穿潜水衣潜伏在“珀西”周围的摄制组激动极了。令他们激动的不只是“珀西”——在塞舌尔,他们还第一次拍到鱼类腾空而起,一口吃掉了低飞的燕鸥。“一种食鸟鱼!太不可思议了。”詹姆斯说,“我们对鱼类的了解非常有限,几乎是才开始了解它们的能力。”
为了深入探索,摄制组发明了一种吸附在鲸鱼背上的“吸盘式摄像机”,观众以此感受鱼的视角。这种摄像机底部有个橡胶吸盘,詹姆斯说,鲸鱼对此完全没感觉:“觉得就像用吸盘寄生在它身上、跟着到处游的印鱼差不?多。”
摄像机一段时间后脱落,上有帮助其浮出水面的装置,摄制组用无线电定位。“这感觉就像在海里找一只鞋!是个很小的东西,要花很久才能找到。”导演詹姆斯说。
利用多种设备,摄制组打入鱼群内部,发现了各种秘密:比如在新西兰,伪虎鲸有几个月会突然现身,跟宽吻海豚合作捕猎,这似乎不是巧合。“它们在群体中甚至有最好的朋友,相同个体从幼年开始,年复一年来到新西兰,并且共同出现。”
摄制组在“相当于比利时面积大小的范围内,寻找足球场那么大的伪虎鲸群。”等来了数百只海豚,话特别多,发出挤压塑料泡的声音和哨声交谈,声音传出几公里。许多鱼类都有自己的语言,据说虎鲸相当一部分语言用来嘲讽经验不足的年轻鲸鱼。
突然,海豚们掉头游去。当他们再次出现时,队伍中间簇拥着约只伪虎鲸。它们排成队形,叫声都发生了变化,科学家推测它们可能发明了一种用于沟通的语言,在合作狩猎时,它们大声说话,交换位置。
除了大型动物会合作,摄制组还发现了章鱼和石斑鱼联合捕猎。石斑鱼用摆头方式,通知章鱼躲藏在珊瑚中的猎物方位。摄制组认为,这是鱼类能使用“手语”沟通的某种迹?象。
《蓝色星球2》的拍摄推动了学界的新发现,科学家据此陆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詹姆斯表示,《蓝色星球2》除了在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外,更有意义的是参与了前沿科学:“我们不是单纯地报道,而是在帮助探索新的科学故事。”
新希望
《蓝色星球2》的拍摄持续了五年。五年后,摄制组带着共计小时的拍摄录像回到自然历史部。他们核对出发前的拍摄计划,“我们的初衷是把所有事实串联在一起,有一些拍到了,也有失败的。海洋其实是个很不容易的工作地点。”詹姆斯说。
摄制组花18周剪辑这些素材。像《蓝色星球1》一样,续集也没有让人类科学家出镜解说,全靠海洋生物的镜头讲故事,再配以爱登堡爵士的声音。“这是为了让观众最大限度沉浸在故事里,科学家一出镜讲解,容易拍成干涩的科教片。”爱登堡爵士解释。
爱登堡爵士
此外,BBC同样反对将野生动物拟人化,对它们的行为进行自以为是的解读。“因此必须对事实和大自然的戏剧性进行权衡。它必须完全忠于自然。”詹姆斯说。
在看到海龟接受鱼类为其清洁死皮的影像时,海龟“闭着眼睛张开四肢,很惬意的样子”,让爱登堡爵士产生了“它似乎在接受面部按摩服务”的想法。他很犹豫是否要将这句话写进解说词,直到工作人员找到一篇论文,证实“接受死皮清洁时,海龟体内激素发生了变化,证明它们真的在享受。”为了保证科学性,《蓝色星球2》每集故事都由专家检查脚本。
和16年前相比,摄制组直观感到了海洋的变化,有些“令人痛心”。年,摄制组全程见证了大堡礁的珊瑚白化。因为全球变暖,大堡礁洋面温度升高了1到2度,几周后,原来色彩鲜艳的大片珊瑚开始泛白褪色。由于光合作用受影响,迫使为珊瑚提供颜色的微生物离开,珊瑚白色骨骼暴露在外。
在其中一集《珊瑚礁》中,摄制组固定在海底的摄像机记录了大堡礁的变化。原来这是一座彩色的水下城市,微生物让珊瑚变得富饶,小型鱼虾来回穿梭。一年后,摄制组用超慢速拍摄方法,记录下同一片珊瑚在同一个摄影机位里,从彩色的海底城市变为一堆毫无生气的水泥色废墟,这里也曾经是“会使用工具”的猪齿鱼“珀西”的居住地。
“受观测的珊瑚礁大约90%的分支珊瑚出现白化且死亡。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珊瑚礁死亡事件。”制片人奥拉说。然而,《蓝色星球2》仍给观众留了希望。在影片的最后,摄制组拍摄了一个月圆之夜。在海里,摄像机拍到了一个奇异景象:珊瑚礁上所有珊瑚开始同时产卵,数十亿受精卵像泡泡一样,从珊瑚的缝隙中喷涌而出。
这些受精卵跟着洋流飘走,随时停留在海底某个合适的空旷处。“珊瑚礁能再生。”爱登堡爵士用喜悦的音调解释道,另一座海底城市开始悄悄打起地基,“未来仍旧充满希望”,也许这就是“生命”。
看天下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