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年我走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南极,如果非要给一个数字的概念,那么从北京到南极中国长城科考站的直线距离是公里,加上在南极半岛巡游的里程,超过2万公里是毫无疑问的-真是行万里路了!
起心想去南极的念头缘于年我看了一部有关中国科考队到南极的纪录片,不知为何当时就生起了要去南极看看的愿望,曾经我还想通过国家海洋局的渠道,联系考察资源的名额,因故未果。
想到要去南极,我的整个身心乃至全身的每个细胞都会被激发起无尽的兴奋,仿佛是被那里的某个神灵所召唤,不畏路遥途艰,此生必去那里访问。
年11月27日凌晨1:25分,我与曾经的同事夫妇同行,随极地探险旅行团从北京出发,经多哈转机飞行了35个小时抵达阿根廷最南端的小城乌斯怀亚,那里有一艘可以到达南极的破冰船等着我们。
从北京横跨非洲大陆到达南美大陆尽头
泊在乌斯怀亚码头边的“日丽号”
说实话,行前我并未花时间做旅行功课,只是在出发前阅读行程表的时候才知道我们会在一个叫乌斯怀亚的地方登船前往南极。当我走出乌斯怀亚机场,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清冷而甘甜的空气,目及所达的远方是蜿蜒连绵的雪山。关于乌斯怀亚小城,随行的一位极友是这么描述的:
乌斯怀亚是一座别致、美丽的小城,依山面海而建。街道不宽,但十分干净。这座10万人口的小城镇却是文明世界的尽头、阿根廷最南端的城市、也是整个地球上最南端的城市,再往南就没有正常居民的集中地了。
这片苦寒之地曾是西班牙殖民统治者流放犯人的地方,今天却是整个阿根廷秩序最井然的城市。这个季节,正是时常飘着小雪的生机盎然的夏天。清冷的空气之中抬眼望去便可见白雪皑皑的山峰,让人恍然提前感受到南极的气息。这里也是各国南极科考站的补给中心……
小城的海边矗立了一块牌匾,上用西班牙文标示:乌斯怀亚--世界尽头。行程万里,我终于来到了文明世界的尽头。
二、穿越魔鬼西风带
11月29日下午4:30分,我登上了法国万吨级破冰邮轮日丽号--那是一座移动的五星级宾馆,里面除了客房和餐厅外,还有剧院、音乐厅、图书馆、美容院、健身房、医护室、展览厅和酒吧等公共活动区,配套纯正的法式服务,装饰风格和餐饮美食体现的是地道的法国情调,对此我并不陌生,而且也因能用法语与邮轮的工作人员交流而倍感自在。
晩上7点准,日丽号拉响了启航的汽笛,它将要花费整整两天时间,越过德雷克海峡,才能进入南极半岛地区。
根据百度百科介绍,德雷克海峡(DrakePassage)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设得兰群岛之间,长千米,宽-千米,平均水深米,最深米。
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其宽度竟达千米,最窄处也有千米。同时,德雷克海峡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其最大深度为米。如果把两座华山和一座衡山叠放到海峡中去,连山头都不会露出海面。
出发南极
德雷克海峡上空盛行西风,形成西风带,北半部风力尤强。北部年平均气温为5℃,南部为零下3℃。由于受极地旋风的影响,海峡中常常有狂风巨浪,有时浪高可达10-20米。由于太平洋、大西洋在这里交汇,加之处于南半球高纬度,因此,风暴成为德雷克海峡的主宰,一年天,风力都在8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
这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海底。
西风带的形成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等因素有关,强风吹动海面,形成海浪,大小海浪又汇聚为更强大的洋流,洋流环绕南极,同样无遮无拦,流速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一个宽-千米,深达2-4千米的超级洋流-南极绕极流(AntarcticCircumpolarCurrent)。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洋流系统,流量超过全球所有河流总径流量的倍!咆哮西风带、南极绕极流,共同构成了南极大陆的外围屏障,风雷滚滚、海浪汹汹,至今仍是许多南极航海家、旅行者的噩梦,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称之为魔鬼西风带。
魔鬼西风带--德雷克海峡
万吨邮轮在汹涌澎湃的德雷克海峡里左右摇摆,上下起伏。人们的心也跟着邮轮如坐过山车一般,忽上忽下地百般折腾。
在剧烈晃动的船舱里,一部分人还能扶着栏杆,东倒西歪的自由活动;一部分人却因晕船而被困在船舱里几近虚脱……登船check-in时,领队春燕女士给每人发了两粒止晕药,她给我递药的同时对我说:我觉得你会晕的很厉害……说起来真感到不好意思,我直到了船上才知道有魔鬼西风带恶称的德雷克海峡。可不知为何,我并没有恐惧之感,发给我的止晕药我也没吃。
结果是,在最让人感觉惊心动魄的穿越魔鬼西风带的航程阶段,我却感觉与平常无异,在别人晕的一塌糊涂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的不适反应,自如如常。我想这可能是长期修练瑜伽的缘故,我的身心比较容易随着外境变化的节奏而自主调整,达成与之和谐的频率。
桌面式的冰川
三、抵达南极半岛
经过二天二夜翻江倒海般的航行,日丽号安全顺利地通过了西风带,进入南极半岛区域。风停了,浪止了,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寂静的世界,颜色纯净、非常安静,各种大小的浮冰在海面上静静地漂游,有风但听不到呼呼咋响的噪音,这里的一切让我感到的是安静但很有力量!穿越德雷克海峡就像通过连接天外宇宙的时空隧道,必须历经千辛万苦才能抵达纯净美丽的彼岸。
南极,英文:Antarctica;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余种,是个巨大的天然冷库,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储藏地,拥有地球70%左右的淡水资源。
南极大陆地图
破冰船停在南极海上,四周全是浮冰。好像到了世界的尽头,宁静平和。生命在这里仿佛可以永恒,时间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那么从容不迫,无始而又无终。这里没有植物,天的蓝、山的黑、雪的白、海的碧构成了全部。它自然天成的深邃平静,会令人产生身处外星球的错觉。
四、南极独特的生态系统
查找有关南极的地理情况介绍,了解到南极大陆冰川的成因。南极大陆被风与流两大屏障包裹在内,来自北方的暖流难以进入,内部的寒流亦难以外散,内外热量交换受阻,南极大陆便被封印其中。
大量降雪纷纷飘落、终年累积,高山上率先发育出巨大的冰川,将山峰切割得尖削凌厉。就连那些躁动不安的火山也被冰雪包围。南极98%的陆地都被巨大的冰盖所笼罩,冰盖平均厚度高达2米,最厚之处可以达到米,相当于将3个泰山高度的冰雪叠加,巨大的重量压迫陆地下陷,甚至严重低于海平面。
南极的冰川
覆盖南极的巨大冰盖并非静止不动,而是会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形成冰流。当冰流到达海岸,会在海岸边矗立起巨大的“冰墙”,冰流继续向前,延伸至海面之上便会形成冰架(iceshelf),冰架断裂,在海面上四处漂浮,是为冰山(iceberg)。
南极大陆边缘74%的海域被连绵不断的冰架覆盖,但这种冰架的前缘断裂所形成的冰山往往呈现桌状,可高达数百米。在海浪、狂风的不断侵蚀下,变得形态万千。大量的冰架、冰山不断融化,为大洋带来富含氧气的冷水,再加上剧烈的洋流将海洋深层的营养物质搅动到海面冰架、冰山周围,形成了氧气与营养物质极大丰富的上升流,为微生物乃至生物的存在提供了可靠的环境保障,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正式开始。
南极动物
首先登场的是以硅藻为达标的浮游植物,紧接着是南极磷虾,它们以藻类为食,体长只有5厘米左右,确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繁衍最成功的动物,保守估计总量超过5亿吨。如此巨大的磷虾种群,可以支撑的生物链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它们是鲸鱼的食物,鲸鱼一天可食3吨的磷虾。鸟类如信天翁也在南极大陆边缘以及周边岛屿上繁衍起来,数量多达2亿只,它们以南极磷虾、鱼类、乌贼为食。
不过真正特殊的鸟类是经过千万年的进化而早已失去飞翔能力的企鹅。企鹅是海洋鸟类,虽然它们有时也在陆地、冰原和海冰上栖息,在企鹅的一生中,生活在海里和陆上的时间各占一半。
如今,企鹅家族已多达19种,其中居住在南极、亚南极区域的共有8种。从绅士般的王企鹅,到“浑身是戏”的帽带企鹅,再到高大、坚毅的帝企鹅,南极为他们提供了最适宜的舞台。它们或是独自顶风冒雪,或是双栖双宿、浓情蜜意,它们抚育后代,它们互相依偎,在那些宽阔的营巢地,企鹅可以多达数十万只,成为南极大陆上最壮观的景象之一。还有体相臃肿的海豹、胃口巨大的鲸鱼--从喜食磷虾、重达吨的蓝鲸到常以优美姿势跃出水面的座头鲸,再到顶级掠食者虎鲸。
就这样“风”与“流”冰封了白色大陆,却又创造出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从单细胞的硅藻到成群的磷虾,从优雅的信天翁到最引人瞩目的企鹅,从种类众多的海豹到上百吨重的巨鲸,万物竞发、生机勃勃,堪称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
五、登陆南极
在穿越德雷克海峡的二天时间里,日丽号探险队队长John向我们介绍了担任探险向导的全体队员,他们分别来自法国、美国、俄国、墨西哥、和中国的专业人士,包括生态学家、冰川学家、人文地理学家、海洋动物学家、历史学家、探险家、鸟类学家、博物学家和兽医,其中最多的南极经历是去了趟以上!John重点讲述了《南极公约》的内容和精神:不得以任何方式破坏南极的自然环境,不得将任何人体排泄物留在南极大陆,不能随地吐痰,只能将痰吐在纸巾上带回船上。
所有上岸物资必须经过全面消毒,每个登陆人员必须穿戴船上统一发放的消毒服装,包括防水衣物、靴子、专用救生衣等。John具体讲解了团员们每天如何乘坐冲锋舟上岸的步骤,最后他再三强调:“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和回忆,什么也不带走。”
探险队队长John
12月1日,我们在探险队员的带领下,乘坐极地冲锋舟开始第一次登陆南极半岛。登陆地点是位于美丽的安沃尔湾的纳克港。这里也是巴布亚企鹅的聚居地。冲锋舟在飘满冰块的海上灵活穿行,我一直担心橡皮材料制作的冲锋舟会被尖利的冰块划破而漏气下沉……在晴朗的天空下,冰雪世界被阳光照耀得无比灿烂,这里五光十色,晶莹剔透,云雾缭绕,美不胜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怦然心动!
亦真亦幻
年12月2日下午,有个叫李工的武汉大学教授,带上一把经过1小时严格消毒的小提琴,爬上了天堂湾顶峰,弹奏了一支曲子。这应该是人类的一次壮举!在南纬64度53、西经62度53的天堂湾顶峰上拉小提琴--谁说中国人不浪漫!我想他是以这种方式与世界尽头的天地交流。李教授说,唯有当你深入到这个星球上的最美之处时,你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高贵与伟大!
南极雪山上飘荡的琴声
在攀登天堂湾雪山的时候,我发现我居然会晕雪!爬山途中,天开始下雪,天地一片雪白,戴着防雪镜的我因出汗和呼吸加重而使眼罩起雾,我看不清脚下的雪路就感到晕眩无措,心生恐惧,不敢再移步,害怕会滚落山下。我当时特后悔没有带把登山杖,焦灼之下急呼前后队友能否搀扶一把,前行的队伍因我的停滞而发生了淤堵。
此时,队伍后面有一男子走上前来,抓起我的手就往前拽,有了支撑我顿感轻松了,放心继续爬行。只是小伙子的手劲实在太大,我的手指被他拽的生疼!由于大家都带着防寒面罩,我至今都不知道给了我援助之手的男子姓甚名啥,我只好在结束南极之旅的告别会上向所有极友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当我们登上雪山回头望时,才发现我们的日丽号停泊在风雪交加的冰海之中,开阔壮丽的海上美景奇妙无比。在雪山顶上坐下,面朝冰山大海,顿能感受到天人合一的那种境界!
爬雪山
值得一提的是,因俱乐部老板贺总的提议及给日丽号船长做工作,我们此行有幸进入了一个叫南极咽喉的险地。南极咽喉(AntarcticSound)是年由奥托.努登舍尔德率领的瑞典船队在进行南极远征的途中发现的。
这儿连绵48公里的海峡里漂浮着大量浮冰,因而成为观看巨型平顶冰山的绝佳之处,但极少有船只能够抵达这里。这是因为穿越这里的船很容易被冰川封困并被挤碎,年和年均发生过类似事件,因此穿越南极咽喉本身就是一场冒险!当我们走上甲板时,能看到那巨大的像天然水立方一样的冰川向我们扑面而来,它气势恢宏,令人震撼!领队春燕在广播中宣布:这是一座比我们日丽号大一万倍的冰川!
南极咽喉处的天然冰川水立方
南极、北极和珠峰被誉为世界三极,与藏地风景有别的是,南极没有宗教信仰及神化了的文化色彩,一切都是纯粹的自然本色体现。西藏高原能看到的除了自然景观外,在冰封的雪原上,还能看到猎猎飘扬的经幡,和听到神秘的法号在天地间辽阔的回响。
在南极,你不会被那种前世、今生、来世的神性问题所困扰。南极天地初开般的寂静之美,给了我们异常强烈的心灵震撼。这种赞叹是美丽、漂亮之类的俗词无法表达的,它超越普通和一般,甚至超越神圣,美得诡异、神秘,不可捉摸,令人心醉。
乘冲锋舟登陆
《南极绝恋》的作者吴有音老师笔下的南极是这样的:
那是万平方公里深度寂静,是寒极,也是风极。它呈现一种与世隔绝的气质。它如同一尊石像,看淡生死,无畏别离,内心强大,四大皆空。在那里,再虚伪的人都会撕下面具,再富有的人都会扔掉钱包,再执着的人都会放下包袱。红尘万种,俗世千般,在南极都将不复存在,那里能剩下的,只能是最本质的人性。
世界尽头,死生无界,黑滩白雪,碧海蓝天。
智者说,风景和风情是不同的,前者用眼看,后者用心看。
虚幻的世界
六、《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我想起村上春树发表于八十年代中期的一本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他采用一种非常独特的叙事结构,交替讲述书中的主人公即我在二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的遭遇和得失。
小说中的世界尽头是一个被高墙与世隔绝的镇子,里面气氛祥和,静谧安宁,居民相安无事,然而他们都失去了影子,也失去了心,没有感情也没有爱。而冷酷仙境则是指经济高度发达的文明都市东京,我因被组织和工厂等经济活动的竞争压力所裹挟而丧失了自我,我因妻子离开而感觉孤独、渺小、人情冷漠,甚至也讨厌自己,进而对生活产生极度的失望。
冷酷仙境中的我因一次意外事件而进入到世界尽头。那是一个静溢和谐的世界,没有生也没有死,无所谓爱也无所谓恨,那里的人犹如空壳一般。我则是一个无法融入其中的局外人,我觉得自己仿佛独自留在了宇宙的边缘,陪伴我的只是风,即空。冷酷仙境的故事讲述的是我失去自我的过程,而世界尽头的故事则讲述我追寻失落的自我的过程。
世界尽头的故事结尾,主人公的影子回归到了冷酷仙境的现实世界,可主人公的心灵终究不愿回归,因为这是一个僵化的、荒诞的世界。但是,主人公也不再像原来那样没有感情地冷漠旁观,而是要渐渐找回自我中那些自然的东西,那些与爱恨情仇有关的有血有肉的东西。
世界尽头还是冷酷仙境?
要么在世界尽头呆死,要么在冷酷仙境作死,有中间道可走吗?
就像我的南极之旅所经历的一样,白天登陆南极大陆,在静谧安宁的白雪世界中行走,可每夜梦中仍会陷入俗世在恩怨、贵贱、荣辱和成败中纠结和挣扎。
结束了南极之旅,亲友说:欢迎从天上回到人间,我纠正:是从净土重返红尘!从此往后,南极那一片净土就植根于我的心田。我后来发现,去南极是为了邂逅另外一个自己。
南极掠影
七、结语
法国人在安慰处于悲伤绝望等困境中的亲友时,最爱用的一句话是:Cestpaslafindumonde(这不是世界末日!),这句话也可解为此非世界尽头。可见,拉丁语系的西方语言远不如中文的词汇丰富和精准。在现实世界,只有世界尽头,而世界末日只是人心的一个幻化。我们的人生实在匪夷所思,充满难以置信的偶然和无法预测的曲折。
最后,我借以下这首诗结束此文:
我不能抛弃心,我想
无论它多么沉重
有时是多么黑暗
但它还可以
时而像鸟一样在风中曼舞
可以眺望永恒
——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