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对海洋生物捕食、斗争充满兴趣的朋友们喜欢对海里极具特色的掠食性动物的战斗力做个排名。比如确定虎鲸啊、大翅鲸啊、蓝鲸啊……它们之间的实战排名到底如何。事实上,自然界的动物实力排名并非完全绝对,个体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生境适应性、捕食方式等都是影响动物之间一场战斗胜负的重要因素。
举个例子,“海洋江湖恩仇录”里大翅鲸与虎鲸的对决,可谓精彩绝伦。大翅鲸之所以敢于对抗“海中痞子”——虎鲸,甚至向被虎鲸群围攻的灰鲸母子乃至海豹伸出援手,主要也是仰仗自身巨大的体型和团队优势。若是体型较小的大翅鲸个体,要独自对抗一群眼红的虎鲸,必定难逃一死。母子对是虎鲸群喜爱的攻击目标,视野内落单的个体娇小的雌鲸和幼鲸在它们眼中无异于早已成型的美餐。
然而当虎鲸群遇上强壮的雄鲸群体的时候,它们的进食就不那么顺利了。假设我们把单独的虎鲸放在一群愤怒的大翅鲸当中,那对战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我们无法简单地判断虎鲸和大翅鲸之间的战斗力差异,二者的体型、个体数量、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等方面,都是应当考虑的内容。
抹香鲸和巨型头足类在深海里的搏斗一直被作为一段精彩的故事传播,二者的胜率似乎是五五开。然而,如果我们重新认真、严谨地考虑敌对双方的体型、作战实力的话,巨型头足类真的有这么高的胜算吗?下面我来简单分析下——
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头足类大王酸浆鱿(colossalsquid,Mesonychoteuthishamiltoni)和世界上最长的头足类大王乌贼(giantsquid,Architeuthisdux)。
目前已知(已记录)大王酸浆鱿的体长在6到8米左右;大王乌贼较大王酸浆鱿稍长,最大体长在13米左右。而一般的抹香鲸体长在10米~20米之间,与这两种巨型鱿鱼在体型上差距明显。况且抹香鲸在捕食过程中不可能总是遇上那么大的个体,而它们捕食小个体过程则极为迅速,未给对手反应的时间。
即使抹香鲸真的与这两种巨型头足类的最大体长个体狭路相逢,并且不得不正面交锋,那它的胜率也是相当高的。从理论上来讲,巨型头足类存在斗争胜利的可能情况在于,巨型头足类在自卫过程中争取到机会长时间堵住抹香鲸的呼吸孔令其无法换气,后者由此窒息或溺亡。但此过程非常漫长,因为在水下,鲸豚并不会主动张开呼吸孔,且一般认为,抹香鲸在水中可停留55分钟左右,也有研究人员其可在水下停留80分钟。
即便如此,呼吸孔的确关乎鲸类动物的性命安危。偶尔也有小动物进入小型鲸类(再次强调海豚也是鲸类动物)的呼吸孔,对后者的生命造成危害。例如曾经有鳎(Soleasolea)堵塞在长鳍领航鲸的呼吸孔中,进退不得,最终导致两败俱亡。因此,本文的主角——海豚,在捕食过程中,面对头足类,尤其是个体稍大的“狡猾的”章鱼,不得不考虑采用一定的方法来避免潜在的致命威胁。
大部分海洋掠食性动物在捕食策略上会尽量选择性质适宜进食的生物作为猎物,也就是说,个体大的动物会尽量选择个体小的动物作为自己的猎物。倘若猎捕的动物个体体型稍大,难以吞下,那么它们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将猎物撕碎或软化,便于下咽。
这就好似豹形海豹(Hydrurgaleptonyx)将海鸟或其它海豹的幼崽的尸体甩碎,或是毛皮海狮(Arctocephaluspusillusdoriferus)将大型的鱼类和头足类动物摔来扔去,然后再慢慢进食猎物的尸体碎块。一些海豚,也会在用餐之前把它们的食物进行预处理,包括我们在野外跟踪白海豚的时候,也有观察到白海豚在进食前抛甩鱼类的现象。下面以特定地区的瓶鼻海豚举其中一例。
西澳莫道克大学的Sprogis等人,对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南部Bunbury附近海域的印太瓶鼻海豚(Tursiopsaduncus)捕食章鱼的过程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并对这些记录进行了整理,试图分析这些印太瓶鼻海豚在进食章鱼之前都作了些什么样的处理。
上图显示的是同一头雄性成年瓶鼻海豚对付一只被折腾得很惨的章鱼的过程。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5分钟,章鱼被摇晃/扔甩了12次。其中d行的图体现的是海豚摇晃章鱼的动作(shaking),其它行的图体现的是海豚扔甩章鱼的动作(tossing)。
由于章鱼的腕上布满了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在腕与章鱼的头部分离之后依然能够工作。所以海豚在进食章鱼之前必须彻底地将章鱼折腾到“没脾气”,一来将章鱼分离便于吞咽,二来要反复确保章鱼腕上的反射功能已经失效,腕上吸盘的吸力不会再对捕食者产生威胁。
如果这些海豚还未把章鱼直接弄死,也还未进行个体破坏处理,就火急火燎地把章鱼吞咽下去,或是破坏处理的操作存在失误,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同样来自莫道克大学的Stephen等人(学院不同,Sprogis他们做野外调查,Stephen他们做病理解剖),对年8月搁浅于西澳的Stratham海滩的一头死亡印太瓶鼻海豚进行了解剖研究。通过照片识别,Sprogis他们认出了这是经常出现于Bunbury附近海域的瓶鼻海豚群的成员,Gilligan。
Gilligan是一头雄性成年印太瓶鼻海豚,研究人员第一次观察并对Gilligan进行记录是在年,据估算Gilligan死亡时的年龄应该已在20岁以上(后期对牙齿的磨损程度分析也验证了该结果)。
Gilligan的尸体在海滩上被发现的时候,嘴里含了只章鱼,有几条章鱼腕露在了外头。
Stephen等人对Gilligan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Gilligan体内的这只章鱼,将自己腕上的吸盘牢牢地吸在Gilligan的舌根、咽喉内和食道的若干个部位,并在这些吸盘吸附的部位留下了许多圆形的类似按钮的突起。
Gilligan体内的章鱼吸盘以及吸盘留下的印迹,图中用作长度参考的冰棍条……哦不,是木片条长15厘米,宽1.7厘米。
死因分析表明,Gilligan死于非溺水引起的窒息,事实上就是由这只章鱼堵塞体内呼吸通道所引起的窒息。恐怕这只章鱼在被Gilligan吞下的过程中心有不甘,决定进行垂死挣扎,坚持不愿意被Gilligan吞下。经鉴定,Gilligan体内的这只章鱼,是学名为Macroctopusmaorum的毛利蛸,或者可以称为“毛利大章鱼”(其属名就是“大章鱼”的意思)。
毛利蛸是生活在澳大利亚海域里体型最大的章鱼物种,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三大体型的章鱼物种,其体长最大可达2米,体重最大可达12千克,腕展开最宽间距可达3米。不过杀死Gilligan的这只毛利蛸体重仅为2.1千克,腕展开为厘米。而研究人员对搁浅后的Gilligan所测得的体长为.3厘米。
上文提到的Sprogis等人整理了生活在Bunbury附近海域中的瓶鼻海豚捕食、处理章鱼的行为数据,这些数据收集于年3月至年8月。在这些行为记录中,雌性和成年个体所占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雄性和幼年个体(成年:幼年:初生=20:4:2;雌性:雄性:未知性别=14:4:8)。Sprogis等人在发布的文章中推测,在这群瓶鼻海豚中,抛甩章鱼的摄食行为可能是通过个体学习获得的。
而Gilligan,在这六年的记录中,并没有被观察到有摄食章鱼的行为。
或许Gilligan是在年之后才获得的这一技能,亦或许Gilligan在年前就已经知道如何捕食、处理章鱼,只是研究人员没有观察到它的操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Gilligan对这项技能掌握还不过充分(包括对自己的猎物具有的毅力,或是对自己与猎物的力量差异不够了解),也可能就是因为它太过心急了。
Gilligan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小朋友们,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大误。海豚的牙齿并不起到咀嚼的效果,它们都是直接吞咽猎物,最多把大一点的猎物弄得好吞一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