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象妹小象君AnimalDialogue
作者/编辑:Kirby
小象君说
这里是小象君新人作者Kirby,目前动物福利专业在读,研究的对象并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农场动物,而是鱼类。疫情爆发前的年,有幸忙里偷闲地跑到日本旅游度假,顺便参观学习了当地的水族馆。本文将以游客视角带着大家看看水族馆里有哪些”看得到“的动物福利。
日本水产资源丰富,众多大型海洋馆也闻名世界,所以Kirby下飞机后的第一站便是日本名古屋港水族馆。其实这次日本之旅的清单上并非只有名古屋一个城市,其他的城市也有大型的海洋馆。之所以选择了名古屋港水族馆,是了解到该馆有饲养虎鲸(也常被称为“杀人鲸”)。
进馆以后,灯光随之变得昏暗冷淡,人们透过巨大的玻璃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水里的动物们。这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哺乳动物和其他鱼类,虎鲸则生活在那面最大的玻璃之后。在每种海洋动物圈养池旁边的墙上,有较为详细的物种介绍,大家可以从短短的几行文字中初步认识虎鲸。
孤独的“杀人鲸”
虎鲸是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成员,它们有着黑白分明的体色,雄性和雌性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体型差异,成年雄虎鲸体长可达9米,而雌虎鲸一般在7米,这种差异被称之为雌雄二型,在一些高等动物中十分常见。另外,雌雄虎鲸的背鳍大小和形状存在着较大的区别,雄性有着更加大而高耸的背鳍,最大可达1.8米,而雌性的背鳍则是呈镰刀状,高度一般小于1米。可惜的是,水族馆里的这只虎鲸一直漂浮在水面上,它的性别Kirby无法判断。
虎鲸的分布范围很广,以极地和温带海鱼和其他海洋生物为食,脂肪肥厚的企鹅或是海豹是它们的最爱。尽管虎鲸在世界各个海域都有发现,科学家们对其分类依旧存在争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于虎鲸的数据仍属于缺乏状态,即无法确定该物种的保护级别。
生活在大海里的虎鲸是自由自在的,它们是高智商高社会化的群居动物,其智商并不亚于灵长类。虎鲸有着专属的语言系统,同类之间可以“对话”,就像人类一样,可以通过语言进行日常交流。和它们“杀人鲸”的称号截然相反,虎鲸对人类的态度其实很友好,近年关于虎鲸救助人类的报道并不少见。有好的报道自然也会有坏的报道,海洋馆表演中虎鲸伤人的消息层出不穷。不少学者研究后发现,长期圈养和离群的虎鲸会患上“抑郁症”,表现得焦虑暴躁,甚至对人有很强的攻击性,这在野外虎鲸中是较少见的现象。
不知道大家看到下面这张图片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早已不记得是否亲眼见过虎鲸的Kirby,这次在名古屋看到这个庞然大物后的第一感觉是畏惧和怜悯。
蓝色水箱里孤独的虎鲸
图片来源:Kirby
让人感到害怕也许是因为它实在太大了,加上透明的玻璃,让人仿佛置身于水中。近距离看,虎鲸黑白两色的外表也相当符合“杀人鲸”的冷酷气质。那为什么说又觉得它可怜呢?根据“五大自由”的动物福利标准稍加判断,就能了解到这只虎鲸的福利也许并不高。
首先,圈养虎鲸的水域面积并不大,目测只够它游动两个来回。这样狭小的圈养空间和广袤的大海相比,就如同人在一间房和一个城市的差别。小水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虎鲸一些正常行为,比如长距离游泳。虎鲸是有迁徙习性的动物,能够长时间长距离游泳,跨越海域。圈养水体很难提供这样的条件,这与福利标准中的保证动物的行为福利和环境福利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其次,Kirby大约观察了这只虎鲸近二十分钟,它一直保持图中的状态,一动也不动,显得“无精打采”。而自然环境中生活的虎鲸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动的,这也与福利标准中的行为福利有所冲突。
最后,虎鲸在野外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以家族的形式生活在海洋中,同类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这只虎鲸是被单独圈养的,透过远处的一个小小的圆形栏杆,隐约能看到另外一只虎鲸在水泥墙的另一侧游过。在自然环境中,不同的虎鲸有着各自的家族,而圈养的虎鲸有的来自不同的家族,人为的把它们饲养在同一片狭小的水域中很容易彼此攻击,最后导致受伤甚至死亡,于是很多海洋馆干脆把虎鲸分开圈养。然而无论是单独圈养还是集体圈养,对于这些虎鲸本身来说都是一种伤害,或者说是低福利的象征。
憨憨笑脸的白鲸
在虎鲸的隔壁,有一个稍稍大一点的“水箱”,那里面圈养着另一种聪明的海洋哺乳动物——白鲸。它们体表呈现独特的乳白色,额头向外隆起,和虎鲸冷酷的外表截然不同,白鲸在年入选世界最可爱物种排行榜,位列第十二名。在海洋馆里,总是“笑眯眯”又有着憨憨外表的白鲸人气总是格外的高。
天生的微笑脸
图片来源:Kirby
在这个“大水箱”里,生活着五六只活泼的白鲸。它们不停地游动着,透过玻璃还可以听到吱吱的声音,那是属于白鲸的语言。和虎鲸类似,群居性白鲸也有着自己的一套交流方式,这些声音对于野生白鲸的迁徙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海洋馆里,白鲸无法迁徙,发出这些声音也许是它们在自娱自乐,也许是和身边的同伴说话。
相比起单独圈养的虎鲸,这几条白鲸显得幸福又快乐。同时水中还有假山和其他小物件供它们玩耍,这些东西的英文术语是丰容(environmentalenrichment)。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些物件,它们不但能丰富白鲸的个体行为,比如游泳和玩耍,还能促进白鲸的社交活动。这就像是一群小朋友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一样。
许多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一定量的丰容有利于保证或是提高鱼类或是水下动物的福利。例如,来自瑞典的学者N€aslund和Johnsson就指出丰容对圈养鱼类的攻击性、应激水平、能量消耗、受伤程度和疾病的易感性均有影响。但另一方面,动物过度地依赖于丰容可能预示着福利的降低。Saxby在研究中发现,水族馆的鱼类福利可能随着躲藏在丰容物中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在特定环境下,丰容活动的频率并不能完全代表好的动物福利。
白鲸在玩耍
图片来源:Kirby
鱼群的舞蹈
除了海洋哺乳动物,鱼类也是水族馆中的重要成员。在水族馆的另一侧,游客透过这面巨大的玻璃,能看到沙丁鱼群的游动以及投食表演。当食物沉入水底后,鱼群会逐渐靠近随之形成整齐的波形运动,跟着诱饵的移动而快速改变鱼群的方向进行摄食。配合着灯光和音乐,人们可以更容易地捕捉到鱼群的轨迹。
沙丁鱼群的灯光秀
图片来源:Kirby
这种快速移动的鱼类集群行为在学术研究里被称schooling,即鱼群的集群行为。这是沙丁鱼群与生俱来的能力。当每条鱼快速游动时,个体之间相互影响,形成巨大的鱼群,加上灯光和音乐的效果,快速移动的鱼群让人眼花缭乱。在野外,schooling不但可以增加鱼群的防御能力和攻击力,还可以提高觅食效率,减少个体能量消耗,减少游泳阻力。此外,Magurran等指出集群行为可以有效地降低同类之间的攻击行为,这对于提高一些高密度养殖鱼类的福利尤为重要。
水下动物福利的挑战
动物行为的变化是动物福利研究中是重要的判断依据之一。这是因为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动物们的健康,甚至是精神状态,并且行为分析也不需要借助复杂的科学设备或是仪器来测量。虽然其他科学手段,比如收集动物的血液或是组织来评判动物福利会相对准确,但从实践角度来看,观察动物的行为能更为直观、快速的了解该个体或是群体的状态。
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们生活的环境,作为陆生动物的人类,无法长时间呆在水下,而水生动物也无法离开水体太久,彼此之间的隔阂一直存在。因此,这大大增加了研究水生动物的福利的难度,每次离开水体,对于水生动物来说都可能带来不小的伤害,稍有不慎,甚至会导致它们的死亡。
如何减少对水生动物的刺激又能准确判断它们的福利情况,这一直是科学家们想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其实除了观察分析它们的行为,通过收集环境水样或是动物们的排泄物,也是一种检测福利的方法。这既能较大程度地减小对动物的刺激,同时又能获得较为准确的生理指标。
然而相比农场动物和动物园动物福利,鱼类和水生动物的福利较少有人提及,学术研究量和现有资料也相对较少。对于这方面感兴趣的人来说,参观水族馆其实是了解并学习水生动物福利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了解这些动物的自然环境和习性,大家可以仔细观察这些动物的行为和饲养环境,从而粗略地判断它们的状态和福利水平的高低。
希望这篇小短文能给大家提供一些了解水生动物和鱼类福利小要点,之后Kirby也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