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长约20米的抹香鲸在浙江宁波象山县附近海域搁浅,经过长达21小时的接力救援,在渔*船的牵引和护航下,这只抹香鲸成功抵达目的海域,放归大海。
图源网络
其实,鲸鱼搁浅事件已不是少数,近两年,国内外经常会有此类新闻出现,年7月30日,有11头领航鲸在印尼撒布莱久阿地区的海滩搁浅;9月21日,约头鲸鱼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浅海滩搁浅。年2月2日,一头深海鲸鱼在希腊近海死亡,此前曾两度搁浅并获救;3月19日,辽宁大连长海县附近海域发现一头小须鲸死亡......
为何鲸鱼总会搁浅?作为湖北长江中下游一带重要的水生动物——江豚,它也属于小型鲸类动物,它是否也会有类似的担心呢?针对相关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志陶。
鲸,身形庞大的海洋霸主,俗话说,一鲸落,万物生,鲸的尸体沉入海底后,可以支撑其他生物类群生存长达百年,促进深海生命的繁荣。
然而,并非所有的鲸都能归于大海,也有不少会被搁浅在海滩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对此,王志陶介绍到,导致鲸鱼搁浅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发生疾病等自身原因外,还包括环境气候变化、水域地形结构、水下环境污染等多方面外因。
“比如极端环境气候变化会导致它们搁浅;或者在躲避天敌时,例如海豚在躲避虎鲸的捕食过程中,可能会慌不择路;另外,有些水域的地形结构比较特殊,会形成一些声音盲区,动物一旦进入这个区域,自身发出的声呐会受到影响,他们接收到的回声会发生偏差,导致迷路。还有人为因素,比如鲸豚类误食吃了垃圾袋等,渔业活动在拉网捕鱼时也可能对它们有一定的缠绕风险,繁忙的航运,可能会对它们产生撞击,一些涉水工程建设和*事演习过程中采用的高能量声呐信号等也都会有影响。”
长江里的江豚
而在众多影响因素当中,水体噪声污染的问题尤为突出,它极易导致鲸类发生听觉损伤。事实上,鲸豚对回声定位的依赖,与人类对视觉的依赖一样,是维持正常生存的重要感觉功能,尤其是齿鲸类,长江江豚就是其中之一,它们靠回声定位来实现导航、觅食以及个体之间的交流,而水体噪声污染,就像是堵住了鲸豚的耳朵,给它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王志陶:
“噪音大体分为两类,一直是非脉冲式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信号,例如船舶的噪音。另外一种就是脉冲式的,它的声音强度在很短时间内达到非常高的能量,例如海洋里的水下爆破、桥梁建设中的打桩施工等,这种信号通常会触不及防的形式发生,如果声音强度太大,可能对鲸类动物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如果更厉害,甚至可以直接导致组织器官损伤,例如内脏出血等。”
长江上的航运
长江作为我国的“*金水道”,承担着重要的航运任务。王志陶直言,多年来,他们多次对长江中下游的水体噪声污染进行了监测,形势的确颇为严峻,长江里的江豚也有可能因为水体污染影响听力和回声定位的顺利进行,从而出现搁浅的情况。尤其是幼年江豚,它的回声定位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善,一旦和母豚的声通讯被噪音干扰,导致失散后,就极易发生搁浅。
“噪音辐射的影响范围非常广,可以达到几千米甚至几十千米,噪音在河流生态系统,比如长江中的情况可能会更严峻,噪音污染对生活在这里的江豚影响也更加严重。”
长江上的航运
水下环境该如何进行针对性保护,王志陶表示,如今,国家已经对这方面愈发重视了起来,颁布了《长江保护法》等相关文件,开展禁渔、对船舶实行限航、限速等措施,来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但后续该如何具体操作,还需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来落实。与此同时,大家应该意识到,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在获取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首先弄清楚噪音的来源,然后想办法降噪。以长江为例,它主要的噪音来源应该就是船舶航运,为了达到降噪的目的,可以考虑对船舶进行升级改造,淘汰那些噪音比较大的类型的老旧船舶,也可以采用一些新的建造技术、建造工艺来制造一批低噪音的船舶;另外一个噪音源就是涉水工程建设,例如桥梁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大量的打桩施工,在打桩前要观测观察周边有没有鲸豚类,如果有,应想办法先要么把它们诱引到安全水域再施工,同时还要采用一些降噪手段来降低这些噪音的向往辐射传播;另外,就是要降低人类对水体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比如刚才说的垃圾袋的处理问题上。”
(记者:张益恒;通讯员:孙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