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纪录片追踪海洋巨兽,一窥B站的纪录 [复制链接]

1#
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网络视频平台的入局,加速了纪录片在观众中的破圈。

据数据统计,去年在互联网上线的纪录片达到部,相较年增长70%,仅B站纪录片频道的活跃观众数量就已经突破2亿。纪录片数量少、受众窄、投资低的状态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以最近两年出圈的作品品质来看,笔者顿觉,属于纪录片的「抢流」时代已经过去,下一场的赛点在于「拔尖」。

不过,B站纪录片好像是一个例外。从一播即热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到一部接着一部作品的破圈,再到成为观众几乎条件反射一般的选择,B站纪录片频道自发展之始,就贯穿着「尖货理念」。

这个「尖」,尖在每一部上线作品的选择、尖在每一领域内容体系的完善、甚或尖至整个B站纪录片生态的搭建。可以说,早在「拔尖」时代到来前,B站纪录片的「尖路」就已经铺实了,「拔尖」时代到来后,B站的纪录片之路只会越走越稳。

1

以共情取胜的海洋「尖货」纪录片

从每一部上线作品的选择中,都能够看到B站「优中取尖」的理念,这个优,不仅仅优在摄制水平,也优在拍摄视角、创作理念。

最近热播的海洋纪录片《追踪海洋巨兽》与同类优质作品如《南太平洋》《蓝色星球2》《鲨鱼》《追逐珊瑚》等相比,「尖」在它建立起了人类情感同海洋生物之间亲切、踏实的内在联系。

因为日本福岛核污水的原因,自四月以来,与海洋相关的话题就常驻微博热搜。可以说,在看过《追踪海洋巨兽》之后,笔者对污水排海这一行为从法律与道义层面的谴责,被切切实实转换成了感同身受。

和第三人称视角的海洋科普类纪录片不同,《追踪海洋巨兽》的出发点是导演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在成为电影制作人与海洋探索家前,他曾在华尔街从事着律*界的工作,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他选择辞职离开,拿着摄影机奔赴海洋。

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第一视角的人身经历让《追踪海洋巨兽》颇具「侠客」基调,如此融铸着作者一腔热血的旅程与满满热爱的镜头,所呈现出的震撼力与治愈力都是其他海洋纪录片所无法比拟的。

首先,《追踪海洋巨兽》持久的「震撼力」,来自于它Vlog式的视觉质感加持。

那些被认为是「最棒的时刻」,往往也是最危险的时刻。在片中,你常常能看到上一秒帕特里克还在对着镜头兴奋自述,下一秒他便穿着潜水服扎入海中,与虎鲸擦肩而过。

于挪威拍摄红鲷鱼集体产卵时,帕特里克亲眼看到无数红鲷鱼以鱼群之力与天敌周旋,见证着它们有节奏、有秩序地延续生命。

这种近距离的接触,不仅完全打破了人与海洋之间的间离感,还直接打通了导演与B站观众之间的生命体验。

当帕特里克感慨鱼群「就像烟火爆炸一样」的同时,B站弹幕上也飞过网友们「太神奇了!」「太奇妙了!」的惊叹。这一刻,寻常生活中难以一见的海洋不再遥不可及,真实记录搭配上海洋生物本身的魅力,让《追踪海洋巨兽》带给用户的颤抖与震撼持续放大。

此外,对于海洋生命细节的捕捉,赋予了《追踪海洋巨兽》温和的「治愈力」。

《追踪海洋巨兽》运用了包括红外线灯、水听器、微光相机等高级设备辅助拍摄,制造出无数感人催泪的「名场面」。

在第一集《座头鲸之夜》中,帕特里克邂逅了畅游在海面的座头鲸妈妈与她的孩子,鲸宝宝吱吱咕咕地和妈妈讲话,鲸妈妈轻声回答,旁边的护卫鲸寸步不理守护在她们身边,风光旖旎的海面下,人与巨兽共游的美好场面被航拍镜头记录下来。

而这种温柔又友好的「治愈力」镜头,以强烈的沉浸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感受,网友们不断用「看哭了」「突然好感动」「顿时泪流满面」等等弹幕表达着自己看到这些生命震颤场景时的心情,人与动物情感的共鸣最大程度上被激发出来。

《追踪海洋巨兽》所「尖」之处,正是镜头与帕特里克个人体验所带来的「震撼力」与「治愈力」的交迭。人与海洋不仅仅是命运共同体,更是情感共同体。当浩瀚的海洋遭遇巨大威胁,《追踪海洋巨兽》的出现,以共情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反思人类行为的契机。

2

从一部「尖货」作品,

到整个「海外尖货」计划

上述所提到的《追踪海洋巨兽》,称得上世界海洋纪录片中的「尖货」之一。而B站纪录片的「尖」,绝不止于这一部作品,取「尖」的理念贯彻于B站每一部纪录片的选择之中。其最终的目标,是以若干「尖货」作品,支撑起一整个「尖货」内容板块。

《追踪海洋巨兽》正是凭自身之「尖」,入列B站「海外尖货」的队伍。

引入「海外尖货」,是B站布局平台优质内容的策略之一。最近几年,B站同NHK、ARTE等多个国外顶级厂牌建立了关于「海外尖货」纪录片内容共创与IP开发等方面的长期合作,先后上线了《绿色星球》《神奇的月球》《王朝:狐獴特辑》《未至之境》《大猫》《决胜荒野之华夏秘境》等等重磅海外纪录片,创造了数以亿计的播放量。

无论是从厂牌知名度、摄制水平还是作品的传播力度来看,这些来自海外的纪录片被称之为「尖」是毋庸置疑的。

「海外尖货」的价值,一方面在于满足青年探索自然与世界的求知欲。

对于用户来说,「强烈的求知欲」是当代年轻人、尤其是B站用户群的一大特征。而这些高品质「海外尖货」的存在,恰好是满足他们好奇心的重要来源。

众所周知,B站是一个「学习网站」。这些由「海外尖货」们构成的、犹如百科全书式的纪录片内容矩阵,不仅扮演着帮助年轻用户了解世界、开拓眼界的角色,还为B站形成更具黏性的社区氛围添砖加瓦。

所以,我们得以一窥《浮生一日》中,那些身处同一时间却不同空间的国外普通人或细碎、或有趣、或平凡的日常;一键「云养」来自非洲的金钱豹、美洲豹、猞狸等《大猫》;跟着德爷在《决胜荒野之华夏秘境》中探索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华夏山河。

而另一方面,「海外尖货」同样带动了对B站自制力量的反哺。

对待「海外尖货」,B站不止于做一个优质纪录片的「引进」和播出渠道,更重要的是通过国际合作的形式参与到这些「海外尖货」的出品和制作之中,从而反哺国内纪录片产业的工业化水平。

年,由B站参与的三部纪录片《极度深海》《未至之境》《天行情歌》分别获得了美国杰克逊自然电影节最佳科学自然长片、最佳系列长片以及最佳原创配乐的终评入围,不仅实现了B站纪录片的国际化对接,更助力了中国纪录片在海外的美誉扩散。

笔者认为,「海外尖货」的核心之尖也正在于此——

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

3

B站纪录片的「拔尖」之路

其实,不仅是一部作品、一个板块,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开始,「尖货理念」就融入了整个B站纪录片频道的生态建设之中。

这一理念,首先体现于B站不遗余力地寻找、优化纪录片市场的每一部优质作品。

于国内,年末,B站首度公布了纪录片「寻找计划」,宣布要为B站用户「寻找」更多优秀纪录片内容,并为创作者提供流量积累、商业开发、粉丝运营等全产业链的扶持。

于海外,年之后,B站加强了与海内外优秀厂牌之间的合作,深度布局美食、人文历史、自然地理、社会、科技等多种纪录片类型。

并且,除了专业PGC机构之外,B站还同「野生」纪录片UGC创作者们保持联系,持续打造成熟的垂直分类,实现将全IP矩阵一网打尽。如饼叔的《小城夜食记》,就以中国版vlog《深夜食堂》的既视感,给B站的美食纪录片板块增添了几分行走江湖,观察世间百态的朴实气。

可见,B站之所以能形成纪录片「尖货平台」,它的力量来源绝不是单向的,而是版权采购、出品自制、产业扶持等多股力量的融合。在若干力量的加持下,B站正在形成一个优质纪录片的「聚合池」。

到今天,B站已经累计上线超过余部作品,如此数量庞大的优质作品,也保证了B站纪录片「尖货之旅」的根基之稳。

除数量之外,B站纪录片的「尖货理念」还体现在其力求每一部优质纪录片,都能覆盖尽量广的观众范围。

如今,B站纪录片频道活跃观众数量已经突破2亿,在强调「多圈层爱好」的时代,B站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打破过去纪录片「三高人群」的精英化的收视习惯,开始朝着「全民向」发展。

所以,在美食纪录片领域,有走过天南海北,看遍平凡而有趣的店主、食客们百态人生的《人生一串》;在人文纪录片领域,有记录着每一个中国人高光时刻的《人生第一次》;在宠物纪录片领域,有温暖治愈,体会每个人与爱宠之间真挚感情的《医院》系列……

这些涉猎范围多元且制作水准专业的纪录片,精准切中了观众对于人间烟火的需求痛点,兼具「接地气」与「好口碑」,不断完善着B站的多元生态,助力B站纪录片的出圈、下沉。也正因此,B站纪录片「尖」的内涵,在向更广大范围的观众群体中延伸。

如今,在B站上刷纪录片、发弹幕,已经成为纪录片er们的习惯性选择。

根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82%的纪录片受众年龄集中在18-35岁之间。那为什么B站会成为青年们观看纪录片的聚居地呢?笔者认为,这一选择其实是双向的。

一方面,B站的出生、成长、壮大都与年轻用户有着密切联系,它懂中国青年想要什么,懂得如何与他们之间形成情感共鸣。因而在这场纪录片受众的争夺赛中,B站也拥有着天然优势。

另一方面,一批批的年轻力量也以自身成熟的付费意愿与文化生产方式反哺、助推着B站纪录片的发展。可见,B站纪录片之「尖」并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平台发展战略,它同样是庞大年轻用户强劲的消费需求而催生出的结果,是彼此相辅相成的默契。

在此受众和平台的双向互动之间,笔者看到一个良性的纪录片生态体系正在形成。

「拔尖」并非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更是在整个市场环境下竞合、生长的过程。相信未来的B站纪录片频道,还能继续拔尖之姿,为中国纪录片版图的搭建添砖汇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