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罗勇府的渔民,在7月22日海岸的一个潮汐池中,发现了一只年龄在4-6个月左右,体长厘米,重约27公斤的“伊洛瓦底江海豚”幼崽,它因生病而且太虚弱而导致无法正常游泳。
“伊洛瓦底江海豚”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视为易危物种,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浅海沿岸水域以及缅甸、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的三条河流中。
渔民发现它的时候已处于即将溺水身亡的状态,渔民们迅速通知海洋保护主义者,并提供了紧急护理的相关意见。
随后救援队将这只海豚幼崽运送到泰国海洋和沿海资源研究与开发中心接受兽医治疗。
这只海豚幼崽被命名为“帕拉东”,寓意为“兄弟的负担”,因为相关人员从第一天起就知道,挽救他的生命绝非易事。
工人们将他安置在海水池中,肺部感染使得它十分的虚弱,兽医表示它幸存的机会非常的低。
通常情况下,被发现搁浅在岸边的海豚通常处于十分糟糕的状态,这些海豚生存的机会通常非常非常渺茫。
自从发现它以来。数十名兽医和志愿者在帮助与照顾他,并采取了全天候看护的措施。
志愿者们必须将他抱在水箱中以防止他溺水并喂他牛奶,最初是通过管子进行的,后来当他恢复了一点力气更换了奶瓶进行喂食。
志愿者们每8小时轮班,一名工作人员兽医和一两名志愿者留下来,每20分钟左右喂一次,其他工人白天负责处理水泵和过滤器,并为它制作牛奶。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后,帕拉东的病情正在好转,但专家们分析帕拉东需要长期的护理,可能长达一年,直到他长出牙齿和断奶,并能够通过训练后能够自己寻找到食物。
因为治疗伊洛瓦底江海豚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如果能拯救他并且活下来,将累计大量的经验和有助于了解这种动物。
伊洛瓦底海豚在外观上与白鲸相似,但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最亲近的亲戚却是虎鲸。
人们认为它们在七到九岁时进入成年期,妊娠期为14个月,每两到三年才会生产一只幼崽。
幼崽出生时长度约为1米,体重约为10公斤,幼崽在两岁左右断奶。寿命周期约为30年。
伊洛瓦底海豚在印度与缅甸,都有着和传统渔民合作捕鱼的互惠关系。渔民们会用工具敲击发出声响来努力吸引海豚的注意,同意和渔夫一起工作的海豚们,会形成一个半圆形并驱赶鱼群游向渔网,作为回报海豚们会得到一些渔民的兼捕物。
伊洛瓦底江海豚不会进入深海生活,而是生活在海岸、河口和河口附近,这就导致比大多数其他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豚更容易受到人类的影响。淹死在渔民的刺网中、高速船舶噪音污染、非法捕鱼、污染导致栖息地丧失,都使得它们近年来的数量不断下降。
适合全世界伊洛瓦底江海豚的栖息地仅剩5个,所剩数量也不过余只,分别是印度只、印度尼西亚90只、缅甸80只、柬埔寨90只、泰国14只。
老挝、柬埔寨、越南(湄公河亚种群)、印度尼西亚(玛哈坎河亚种群、婆罗洲)、缅甸(伊洛瓦底江/伊洛瓦底江亚种群)、菲律宾(马拉帕亚湾亚种群)和泰国(宋卡湖亚群),伊洛瓦底江海豚种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泰国已经提议将伊洛瓦底江豚列为第一保护物种,是国际上对伊洛瓦底江豚采取最高级别保护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