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黑猩猩集体为逝去同伴“送行”。
虎鲸妈妈背着幼崽尸体在海中游荡。
大千世界
从7月底到8月上旬,多家美国媒体的目光一直被一头虎鲸妈妈牵引:虎鲸妈妈背着幼崽尸体在海中不停游荡,1天,2天,3天……最终,在媒体的长枪短炮追踪下,虎鲸妈妈背着幼崽尸体“悼念”了整整17天。
此前,科学家已经观察到大象会为死去的同伴举行“葬礼”,黑猩猩也会为逝去的同伴集体“送行”,此次人类观察到的动物世界最长久的“虎鲸背子”悼念,再一次引发人们的思考:人类是独享悲伤情感的生物吗?动物是否也会为死亡而哀痛?关于这个问题,科学家意见不一。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温俊华实习生田甜编译
虎鲸妈妈不进食背子游公里
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7月24日,虎鲸妈妈J35在海中生下幼崽后不到半小时,幼崽就不幸身亡。自此,虎鲸妈妈背着幼崽尸体开始在海中游荡,每次宝宝从头顶滑落,她都要潜下去,把宝宝捞上来。就这样,在几乎没怎么进食的情况下,虎鲸妈妈顶着宝宝前行了公里。最终,在17天后,J35放下孩子的尸体,完成了一场“漫长的告别”。
“虎鲸妈妈如此长时间背着幼崽尸体悼念,这是史无前例的。”美国鲸研究中心的主任巴尔科姆说道。
在美国和加拿大,虎鲸都被列为濒危物种。虎鲸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社会动物之一——它们拥有复杂的大脑结构,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人类。据介绍,虎鲸妈妈J35伴游幼鲸尸体的行为并不罕见,虎鲸、海豚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都有类似的行为,部分科学家普遍认为它们是在表达悲伤。
“背着幼崽尸体是虎鲸在追悼期的一种行为,以前也有过类似案例,不同寻常的是这次的时间特别长。”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研究员米尔斯坦表示。
这只虎鲸于8月13日下午和一群逆戟鲸一起被发现。研究员对她这样不寻常的转变感到极为担忧,因此一直对虎鲸妈妈进行追踪观察。研究员说:“追踪鲸群是蛮有挑战的工作。我们需要配合鲸群的速度和前进路线,尽量不动声色地靠近才不会惊动它们。”
大象为死去同伴举“葬礼”
此前,在长时间的观察中,动物学家发现,象群会为死去的成员举行“葬礼”:它们常常会花上数天时间守护一具尸体,用自己的鼻子轻轻地戳着遗体,给人一种沉浸在悲伤中的感觉。
在肯尼亚,一头名叫托尼的母象产下了一个死产的婴儿,她表现出了好几天的沮丧。她用长牙叼着死亡的小象,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棕榈树林深处,独自一人在高温中,和死去的孩子在一起待了四天,保护它不受狮子的攻击。
大象专家普尔说:“当我看到托尼为她死去的新生儿‘守夜’时,我永远不会忘记她脸上的表情,她的眼睛、嘴巴、耳朵……每一部分都写满了‘悲伤’。”
莫斯是肯尼亚安博塞利大象研究项目的主任。她描述了在大象被射杀后,大象家族成员的行为:“她的家人发疯了,跪下来试图把她抬起来。有一次,他们成功地把她抬到一个坐着的姿势,但她的身体突然向后倒下。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唤醒她,用脚踢她,用牙咬她,甚至跑去捡了一捆草,试图塞进她的嘴里。”
“大象对死亡有一种难以解释的迷恋。”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保护生物学家维特迈尔表示,自年起,他就在肯尼亚桑布鲁野生动物保护区研究大象,“大象对死者很尊敬,但它们和死者之间的互动还没有完全被人们理解。”他说。
黑猩猩集体为逝去同伴“送行”
年,在西非喀麦隆萨纳加-扬黑猩猩救助中心,一只名叫多萝西的黑猩猩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在获救前的几年里,多萝西在一家游乐园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但她性格温和,是一只很受欢迎的黑猩猩。
只见十多只黑猩猩组成的方阵沉默地站在围栏后面,看着保护区工作人员抬着多萝西的遗体被带走安葬。工作人员轻轻地把它放在手推车上,在送它去墓地前,最后一次轻抚它的前额。多萝西的同伴们手挽着手,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黑猩猩维持着极其复杂的社会网络,人们经常观察到,黑猩猩会在同伴死后进入一段安静的哀悼期,表现出压抑的情绪和行为,为失去的家人或部落成员哀悼。“动物们或许有更复杂的感情,会为同伴的死而悲伤,并且懂得面对死亡。”刊登同伴悼念多萝西场景照片的《国家地理》写到。
动物会哀悼?
科学家意见不一
为什么我们会在不同种类的动物身上看到悲伤反应?
有人认为哀悼可能会导致群体中地位关系的重组,或填补逝者的繁殖空缺,或会加强幸存者之间的社会联系——上述原因都可能会令族群成员团结起来,向逝者表达最后的敬意。然而,在科学家中,关于动物死亡意识的问题,仍然存在不同见解。
支持:“动物也有真情”
部分科学家认为,悲伤不是人类的“专利”,动物也有表达哀悼的独特方式。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非人类的动物能感知死亡,会经历悲伤,甚至会为死去的同伴哀悼或举行葬礼。
从生理上来说,在经历亲友死亡的打击后,人体会释放皮质醇,进而刺激产生催产素,以帮助舒缓抑郁情绪。有研究显示,动物同样如此。
同时,大脑研究也为动物具有悲伤之情提供了佐证。对人类来说,悲伤由大脑处理情绪的深部结构——额叶皮质、伏隔核、杏仁核传达。很多动物有着与人类相似的大脑构造,只是有些部位不太发达而已。
研究发现,处于悲痛中的动物的行为举止和患抑郁症或失去至爱的人类极为类似,比如眼睛凹陷、无精打采、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野生动物和圈养的动物一样,都会渴望失去的伴侣,比如:在没有直接看到同伴死亡或尸体的情况下,野生动物经常寻找失散的同伴;而动物园里的动物或家养的宠物也会热切地注视着,仿佛在等待死去同伴的归来。
反对:“不应被贴上人类的标签”
不过,也有研究人员指出,仅凭一些实验室研究以及野外观测就认定动物真的懂得悲伤,仍缺乏足够的依据,因为这不是严格的科学。有时候,拟人化的吸引力可能会压倒科学家所作判断的严谨性,科学家可以观察到一个特定的行为,但很难知道是什么感觉激发了这种行为。
对于所谓的“悲伤之举”或许还有另一种解释。比如,幼崽在死去的母亲身边哀号,似乎很伤心,但可能只是出于饥饿;乌鸦围着死去同伴的尸体,也许只是想弄清楚是谁杀死了自己的同伴,以免自己重蹈覆辙,发出的尖叫也是为了传达潜在风险;母兽携带死亡的幼崽,很可能因为其散发出的死亡气息会使母兽免遭掠食者的捕猎,并保护那些生病的幸存者等等。
威廉与玛丽学院人类学教授芭芭拉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认为‘动物会哀悼死去的同伴’偏离了动物行为学家长期以来的传统,即努力避免将人类的情感投射到其他动物身上。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动物对死亡的反应都可以算作哀悼。”
芭芭拉谨慎地建立了“悲伤”的标准,她指出:“只有在某些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可视作悲伤反应:首先,两只(或更多)动物选择一起生活,而不是源于像觅食或交配这样以生存为导向的原因;第二,当一只动物死亡时,幸存者会改变他的正常行为习惯,比如减少花在吃饭或睡觉上的时间,展现出抑郁或焦虑的身体姿势或面部表情,或总体上来说难以正常生活。”